随着高考成绩公布日期的日益临近,相当一部分考生及家长或将迎来高考之后的第二场大考——志愿填报。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结合高考成绩选择学校?怎样选报专业?填报志愿时需注意什么?兰州大学招办老师给出了填报策略。
●如何选择学校
1.区分学校层次类型,重视学生长远发展
(资料图片)
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所肩负的任务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职业技术类高校更强调实习就业。研究型大学更强调科研深造,专业性高校成果应用研究多,综合性大学前沿交叉探索多,对于达到高水平大学录取要求的学生而言,高水平研究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成为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人的首选。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读,意味着站在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享有更多的与世界一流大学对话、交流、协作的机会,更好的成长机遇,更宽广的视野,更全面地发展。
建议家长和考生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考虑个人的成长、成才问题,不要因为偏好,或者不了解甚至是误解,而干扰或影响对报考学校的理性选择。选择那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更广的平台,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才是最正确、最好的选择。
2.适当留有余地,不过度消费高考成绩
众所周知,达到目标高校往年录取最高分排位的考生,基本可任选专业;达到或接近目标高校平均分排位的考生,可保证所填报感兴趣专业中的一个。除此之外,参考往年录取成绩和排名信息,能适当留有余地,在未来入校后会具有更多、更强竞争力,获取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考生高考成绩排位虽然超过某大学往年录取最低分排位很多,但如果该大学实力雄厚,相关专业是优势学科,适合考生的特点,考生也感兴趣,那么就应该把该大学相关专业列为考生的最佳选择之一。
●如何选择专业
考生要充分了解和认识个人的性格特征、身体条件、学科优势、志趣表现,然后再综合考量,选择自己感兴趣,同时又比较适合个人特点的专业。
1.要考虑到社会发展需求变化,不能盲目挤“热门”。所谓的热门,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或者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短暂聚焦的一个短期现象,更多是强调就业率指标。实际上,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很大,不同类型的专业,或者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相同专业,其目标定位、实力水平、培养质量、就业质量、发展空间都差异巨大,不能用当前短期就业形势的“冷”“热”去简单衡量和评价。
2.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性格内向还是外向,适合驰骋商界还是机械设计,适合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还是在手术台前治病救人?
3.要考虑学生的身体条件。考生的身体条件会直接影响到专业录取和未来发展。考生应事先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真实呈现,尤其是心脏、四肢、色觉、味觉、听觉等高考体检项目的检查,认真对照查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或简章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对身体条件不符合相关专业录取要求的,填报时务必避开受限专业,否则可能因身体原因导致录取时被退档或入学后被退学。例如,色盲、色弱的学生,应尽可能避开对色觉识别有要求的专业。
4.要考虑到个人优势的发挥。学生在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时,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擅长数学又希望从事数据科学领域相关工作的同学,就可以选择大数据科学有关专业;外语学习很吃力却想从事外交工作的同学,就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学科基础是否有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5.要考虑到学生的志趣表现。学生是否能够较长时间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感兴趣的事物中去?虽然某一科成绩很突出,很有潜质,但并不是真的感兴趣,那么就不建议填报相关专业。
总之,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感兴趣,能发挥个人特长的,才是适合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就是基于个人未来长久发展的事业型选择。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武永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