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义:能看懂这幅字时,就不再是书法小白

来源:书画鉴赏典评收藏   2023-06-18 02:17:39
A+A-

引言:本人虽然经常写书法方面的评论性文章,但我一直没有认为我就是一个在书法行业混迹的人,甚至很多时候,会对朋友们说,我从来不混迹书画圈,这个圈子目前根本不适合我。

写书法评论就跟写散文一样,就是想说说话而已。书法也许只是说话的另一种形式。近来发现有一群年轻人,怀揣梦想,经常混迹书画圈,对书法一脸的神圣,与某某书画名人及名人书画家上网站、出专集专刋;与原某某领导合影留念等等方式,被一些无水准、不懂书画的网络媒体人员无限操作。大家习惯上叫他们“当代青年书画大家”,很有意思的一个群体。想了好久,都没找到切入点。前几天与一位在当今社会很有地位和政治影响的书法爱好者聊天,他力挺某某年轻书画爱好者。不由得就对“年轻的书画一代”侃侃,取个炫一点的题目:警告所有练书画的年轻人及当今所有的书画爱好者。


(资料图)

一、不要把别人的鼓励当回事

练书画的年轻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鼓励,尤其是特把一些成名书画家的鼓励当回事。书画家这个队伍里,真正能有作为的永远是极少数人,可得到别人鼓励的年轻书画家确是多数人。

已故的中国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说起过一段往事。有一个姓张的农村小伙子,带着自己的习作去拜访他,希望得到指点。他认真地看了习作,虽然感觉很一般,可为了不打击小伙子的写作热情,还是客气地说了几句表扬和鼓励的话。十多年以后,启功先生得知这个小伙子年近40了,还是在一门心思搞书法,不工作,不干活,贫困潦倒。除了在地方报纸上发了几个豆腐块以外,无任何建树。家人劝他放弃,他却说,启功先生都说我写的不错,只要我坚持下去,一定能成书法家的。

启功先生当初的几句客套,竟成了他的精神支撑。对此启功先生实非常自责:“如果当初我不留情面,直截了当地说他的书法写得很一般,也许他就不会沉迷于书法,固执地坚持当个书法家了。”

中国人向来喜欢自己这个行当越热闹越好,加上不喜欢直来直去,往往喜欢鼓励和表扬初入门者。如果你要把别人对你客套式的鼓励当真,那就只能耽误了自己。

这里也警告有些书法家或者年龄比较大的书家,不要无原则地鼓励比较年轻的练书法的小伙子。看起来是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实则害人不浅。

二、不要相信勤奋就会成功

我们经常得到这样的教育,勤奋努力就会成功。一些年轻人你便废寝忘食地练那些从网上买来的印刷品字帖,认为功到自然成。实际上,无论在哪个行业上成功的人,对他们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天赋,而不是勤奋。

你会说,人家爱迪生都说了“天才就是九十九份汗水加一份灵感”。

错了!爱迪生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天才就是九十九份汗水加一份灵感,但这一份灵感恰恰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我们只知道前半句呢?当初翻译过来的时候,上级审查以后,认为不符合政治需要,把后半句给删去了。结果这意思完全相反的半句爱迪生名言在国内发表后,迅速在青年中流传开来。我们经常被别人用这句话来鼓励着像疯狗一样往前傻跑,累死了也没到目的地。

别相信那些鬼话,如果勤奋就能成功,我们世世代代任劳任怨的先人们早就过上幸福生活了。所以,不要勤奋地去练书法。成为知名书法家要是靠力气活就能解决,人家早到劳务市场雇民工了。

三、不要相信书法家是学来的

一些爱好书法的年轻人为了实现书法梦想去读专门上什么扯淡的书法班,甚至去什么专业的美院、艺术学院进修书法功课。其实,去这些地方不一定就不适合当书法家,可要是去了这些东西,就基本上当不成书法家了。为什么呢?学了书法专业,就会有好多东西先入为主。

我最不爱看的就是专业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写的书法作品,不自觉的模式化了。结构倒是完美,笔墨到是调整的很均匀,不过好多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形式,没灵魂。

你看看,当下书法圈里有地位的书法名家们,有几位是专业艺术学院毕业的?启功是学书法毕业的么?林散之是学书法的么?说到底,书法只是一个工具,只是一个载体。而书法作品的思想和内涵是灵魂。你把线条雕琢的再精美,再花哨又有何用?

四、不要一心想入协会

任何一个书法家协会从性质来说应该是个民间的群众团体。可你怎么看它都像个行政机构。中国书协的领导有级别,里边的专业书法家有工资有待遇;经费也不是哪个人的赞助,而是纳税人的钱。这种体制下,一些所谓的专业书法家差不多就成了被包养的。

有些人在小报屁股上发点吹吹拍拍的通讯什么的混个年轻书法家的称号,充其量就是个业余爱好者,也纷纷加入了书法家协会。你一门心思往那个堆里钻,能写出好作品才怪。

把进入中书协当耻辱有点过了,毕竟中书协里边还有好多不吃白食的书法家。可要是把进入中书协当成什么光荣的事,你的品位实在是算不上有多高。如果你奔那待遇去的,那就更没必要。你想,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靠写书法完全能养活自己。如果不能,那你这个书法家还当个什么劲?

不要以为进了中书协就是书法家。中书协里好多所谓书法家的东西实在是让人不忍心看,这还算好的。还有的人除了自己,根本就没人记得他写过什么。写的东西有人看,才是书法家。

五、不要找关系发表作品

如果涉及到职称,工资,找关系发书法作品可以理解。谁也不是神仙,都要养家糊口。可作为书法作品,如果是找关系才能发出去,那只能说明你根本不是这块料。我建议你趁早别干这个了。如果一个编辑走眼,不会所有的编辑都走眼。真正的好作品,就是不小心丢在地上都会有人拿去发的。否则,你就是把全国报刊的信箱都塞一份也没用。

你看那些官员“书法家”,关系硬吧?有人给印,有人给卖。都著作等身了,有什么意义?今天退休,明天作品就被卖到废品收购站了。

六、不要梦想一夜成名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书法梦,这不是什么坏事。你当作一个爱好,随心随性而写,不失为一个高尚的情趣。可一定要有什么结果,甚至到了功利化的程度,那就是没正事了。

你经受过多少社会风雨的历练?你对社会有多深刻的认识?你有卓然超群的个性么?你有独立思考能力么?有创造力么?你有独树一帜的风格么?你做到读书破万卷了么?当然,别告诉我你为了写好书法作品读了多少书法方面的书籍,那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大多数人的天赋都差不多,视野都差不多。你绕来绕去,都绕不出临东晋、唐代、宋代、元明等书家作品的套路。如果你懂书法,那就知道近几十年内,临二王书法有成就的有几个人?我告诉你,二王书法是书法之灵魂,不成气候者切莫枉费心机,浪费时间。既然如此这样,你就是在《书法报》发了几个版面,又能如何?你就是出版了一本书法集子又能如何?类似的东西太多了,有几个人会去看?你还是你,没任何改变。

最后想说的是,不要梦想当书法家。不想的时候,说不定一不留神就真成书法家了。数千年的历史证明:真正的书法家,从来没来一个把书法当职业,把书法当职业的全成了写字匠。

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从不懂到精通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难于登天。很多人讲古人写的字是都随手而写的,并不需要今人的解读,一般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于书法的认知还停留在门外。

当你去看王羲之的字时候,你需要知道他是怎么用笔的,为什么这么用笔,他的字法的构成,为何这样写?

他的章法的布局,又是如何在变化中求平稳的,这是一个逻辑自洽的过程。

他的书法是初学者最佳的入门之选,倘若学他的书法而深入魏晋,你对于书法的领悟会快很多,他就是赵子昂。

书法史上的一位全才,他的字绵里藏铁,称雄书坛800多年!很多人说赵子昂是“贰臣”,说王铎是“贰臣”,从而“薄其人而非其书”,这种带着“有色”眼睛去审视艺术的时候,你的格局也必定是狭隘的。

评价一个人书法作品必定要结合他书写时候的心境与平生的阅历和学养,但是这也仅仅是性情方面的内核,赵子昂的书法“绵里藏铁”,这也恰恰是很多人所看不到的内核。

赵子昂是皇族后裔,他是秦王德芳的后人,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身为皇族后裔的他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大宋王朝风雨飘摇,此时的赵子昂隐居山野之间,后来经元世祖忽必烈之邀,入朝为官,历经五朝,最后做到了翰林院承旨,魏国公等职位。

赵子昂是一个天才中的天才,他幼年的时候就能过目成诵,在书法上表现出了极高的天分,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但是他最为精擅的还是小楷跟行书。

他的绘画水平也极高,是继往开来的宗师级人物,他的家学是鉴赏,父亲是一位收藏家, 另外他的诗文水平也曾经被誉为“翰墨之冠”。

赵子昂的书法在他的成长历程当中经过了多次变化,早年的书法秀雅清逸,中晚年学习李北海,其书法精雅中有着刚劲与挺拔,而他写的行书《止斋记》更是他晚年的精品力作。

这幅行书长卷《止斋记》代表了他中年的最高水平,这幅字通篇字形飘逸,在用笔上乃是晋人用笔范式,在行笔的转折处乃是李北海笔意,这幅字绵里藏铁,是行书入门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也是初学者学习行书的经典入门之作,其结字的端雅,用笔的精到与丰富,是其他诸家所难以企及的高度,学习书法从此入门,可以奠定字形的稳劳结构以及用笔的丰富范式,是迹近魏晋书风的绝佳入门途经。

如今,赵子昂的这件行书珍品藏于《上海市博物馆》,是他生平的代表作,赵子昂在书写这件作品的时候已经55岁了,正是他书法炉火纯青的时候。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