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修完产假刚上班前几天,女儿晚上闹的很凶,一直哭闹不肯睡,直到我加班回来哄她才肯睡觉。适应了一星期,闹的没那么凶了,但是每到晚上八点半左右她会准时醒来(这时我正好下班到家),跟上了闹钟一样。
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后来读了蒙台梭利关于孩子秩序感的书才明白:孩子虽然小,但是她有自己运作的规律,每天晚上在同一个时间点醒来,是因为在她的秩序里,那是妈妈下班回家的时间点。
(相关资料图)
孩子的思维逻辑很简单
著名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中讲个这样一件事:一次,我和几个人一起穿越那不勒斯的一个隧道。在同行的人当中,有一个1岁半的孩子。
没走多久,疲劳的孩子就被妈妈抱起来走。天气炎热,妈妈也很快就又热又累。于是她停下来,脱掉外衣,把衣服搭在手臂上,然后又抱起了孩子。可就在这时,孩子大哭起来。
妈妈尽全力安抚孩子,可是没想到不仅没有达到目的,相反孩子的哭声还越来越大。疲惫交加的妈妈变得很烦躁。同行的人试图帮助她一起安抚孩子,于是几个人就开始轮换帮忙抱孩子,逗弄他、鼓励他,可是依然没有效果。
妈妈无奈之下,只好决定马上返程回家。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开始变得歇斯底里。
我上前对这位妈妈说:“我帮您把外套穿上好吗?”这个建议让又热又累的妈妈很困惑,但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
看到大衣穿到妈妈身上,孩子马上平静下来,并不停地念叨:“衣服……肩膀……”孩子的意思很明显:你终于把衣服穿在身上了!的确,在他看来,这件衣服就应该穿在妈妈身上,而不是搭在手臂上。
妈妈穿好衣服,孩子就马上露出了笑容。在此后的整个行程中,孩子再也没有哭闹过。
事实上,孩子的思维逻辑很简单:衣服是用来穿而不是用来搭在手臂上,这是他大脑中形成的固有的秩序。妈妈的行为打乱了这个秩序,那么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
在孩子小的时候,秩序感是一种本能,孩子出生几个月后便会出现,持续到2岁多。对于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对秩序的敏感几乎成了他该年龄段行动的决定因素。
秩序感对孩子的意义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会让他们在看到不合乎秩序的情况出现时,产生异动。但是,这些仅仅是秩序敏感期发挥作用的外在表现,它存在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于此。孩子的心理发育决定他需要秩序的存在。满足了秩序的需求,孩子才会获得快乐。
曾经去朋友家做客,她儿子两岁多一点,每天晚上都会把拿出来的玩具一一收起来摆放整齐,而且他非常喜欢做这件事。
这是秩序感在起作用,在秩序敏感期,孩子会下意识地记住了他们所看到的每一样东西的位置。
在对秩序的态度和秩序造成的影响上,成人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秩序会给成人带去某种外在的快乐,他们对秩序的需求是理性的;孩子对秩序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需求,他们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离不开秩序。
这种情况是由孩子所处环境造成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引导他们的应该是精确而固定的规则,而不应该是模棱两可或者充满创造性的规则。
秩序能够给孩子带去快乐,这一点从他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就可窥见一斑。孩子们玩的游戏在成人看来很多都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它们却能给孩子带去极大的乐趣,使孩子们在正确的位置找到正确的东西。
如何帮助孩子在秩序中成长
日内瓦的皮亚杰教授曾对其儿子进行过一项实验:
皮亚杰教授当着他两岁多孩子的面将一个东西藏在了椅垫下面。他让孩子离开屋子后,将东西取出,藏在另一个椅垫下面。
然后,皮亚杰教授把孩子喊进屋来,让他找到东西。在皮亚杰教授看来,孩子一旦发现原来椅垫下面的东西失踪了,就一定会去其他地方寻找。
可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在掀起原来的椅垫,没有发现东西后,就对父亲说:“没有了!”他并没有去其他地方寻找这个东西。
教授反复进行了好几次这个实验,他甚至让孩子亲眼看着自己把东西从第一个椅垫下面拿出来,放到第二个椅垫下面,可是孩子依然只翻开第一个椅垫并告诉他:“没有了。”
难道是自己的孩子智商有问题吗?皮亚杰掀起第二个椅垫,指着物品问孩子:“你没有看到我把东西放这里?”孩子回答:“看到了,可是这个东西应该在这里。”一边说,他一边指着第一个椅垫。
皮亚杰教授的这个实验证明:在游戏中,孩子感兴趣的不是找东西的动作,而是想在它应该出现的地方找到它。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群小孩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个孩子当着小伙伴的面,爬到一张盖有桌布的桌子下面。当躲藏的孩子“藏”好后,其他孩子就离开屋子,然后又马上回来,掀起桌布“找到”桌子下面的小伙伴。
只要能够发现躲藏的小伙伴,其他孩子就马上高兴地大喊大叫。孩子们会轮换着藏到桌子下面,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游戏。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玩捉迷藏游戏。2岁多的小侄子藏着窗帘后面,我们都假装没看见他,一直去其他地方找,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可能会让侄子更兴奋,可是没想到过了没一会,侄子却有些不高兴地用提醒的口吻朝我们喊:“我在这里呢!”
游戏的目的是给孩子带来快乐。但同一种游戏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却能给他们带去不一样的体验。
对于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捉迷藏”的目的不是“找不到”,而是在某个隐藏的地方放置和找到那个东西。孩子们对此有自己的解释:“我知道要找的东西在哪里,哪怕是闭着眼睛,我也能找到它!”
秩序敏感期像孩子成长过程的其他敏感期一样,是大自然赋予孩子的一种本能,一种内在的感觉。它不仅能帮助孩子分辨物体本身,还能帮孩子分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在敏感期的帮助下,孩子认识了外界环境,并构建一个彼此关联的整体。这为他们适应这种环境,引导自己的动作达到特定目的起到帮助作用。如果没有敏感期的影响,他们只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杂乱无章的图画。
在诸多敏感期中,秩序敏感期是最先出现并发挥作用的。它就像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个指南针,人类拿着它,去学习如何适应世界。在它的帮助下,孩子们学会了怎样在将来的生活中指挥和引导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