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燕之屋”)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广发融资为联席保荐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燕窝行业的老大,燕之屋谋求上市的野心一直没变,但它折腾了20多年都没成功。
只是近年来,认为燕窝是“智商税”的人已越来越多。信誉危机下,这一次燕之屋再战港股IPO能成功吗?
燕窝品牌鼻祖
作为国内的“燕窝品牌鼻祖”,燕之屋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6年前。
其创始人黄健当年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先是做了一名高中数学老师,随着改革开放热潮出海经商,1997年自东南亚回国后创建了燕之屋。
燕之屋创始人黄健
据黄健此前回忆称,在这之前,燕窝在大陆大多被当作药材食用,主要集中于同仁堂等中药柜台售卖。在当时,东南亚、中国香港、台湾等周边地区燕窝食用大为风靡,新加坡则满街都是燕窝店。
所以,黄健认为,燕窝在大陆,是个可以大干一场的潜在市场。
此言不虚,在黄健的带领下,燕之屋从家庭作坊式的销售逐步转变为代销模式。
在21世纪初,燕之屋在上海地区的代理商,一年便有1000多万的营业额,拥有了不小的市场知名度。
2002年,黄健进京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特许连锁经营模式,觉察到机会的他,决定走连锁加盟的路子,从安逸的代销模式转向未知的连锁模式。
此后,他摸索出了“专卖店+厨房”的模式,实现用户当天下单、当天制作、当天食用的便捷体验,“鲜炖燕窝,现点,现炖,现吃,现送”一时间成为客户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但这还不够,黄健要的是让燕之屋的产品彻底引爆市场。
2008年,燕之屋走上广告投放的路子,启用的第一位代言人就是刘嘉玲,在名人效应的作用下,加盟商向燕之屋蜂拥而来——
3年内,燕之屋加盟店就覆盖到500多家,销售突破10亿。
如今的燕之屋,在行业内依旧傲视群雄。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2022年,按零售额计算,燕之屋连续三年为全球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2022年的全球市场份额为4.1%。
燕窝是门好生意吗?
但不幸的是,这位燕窝行业的老大,在上市这条路上,却走得不太顺利,折腾了20多年都没成功。
早在2011年,公司就曾开始谋求港交所上市,最终梦碎于“毒燕窝”事件。2021年,公司再次冲击港交所IPO未果。同年年底公司转战A股,但2022年9月,公司在发审会前一天主动撤回了上市材料,直到此次又将目光转向港股。
燕之屋想要上市的迫切之心,已昭然若揭。
其实,仅看燕之屋的业绩表现,它似乎的确拥有冲击IPO的底气和实力。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燕之屋分别实现营收13亿元、15.1亿元和17.3亿元,复合年增速约15%。
燕之屋的毛利率,则从2020年的42.7%提升至2022年的50.8%。
但实际上,燕之屋的业务只是看起来赚钱,大部分利润早在营销环节就被“吃掉”了。
数据显示,即便燕之屋每年的营收都有十几亿,净利润却始终在个位数徘徊。2020年-2022年,燕之屋分别实现净利润1.2亿元、1.7亿元和2.1亿元。
同期燕之屋的年的营销费用,则分别为3.2亿元、4亿元和5亿元,占总营收比从一开始的24%升到了29%。
来源:燕之屋招股书
看来这“高级食材”的生意也没那么好做。
燕窝是智商税吗?
与此同时,燕之屋周围还围绕着许多问题,其中一项就是被指收割“智商税”。
燕之屋的主营产品有碗燕、鲜炖燕窝和瓶装燕窝和干燕窝等,其中碗燕和鲜炖燕窝贡献收入最高。在去年,二者分别占总营收比为38.9%与28.1%。
来源:燕之屋招股书
碗燕的特色为碗装即食燕窝。在去年,这一系列的在售价格浮动在每碗198元-598元之间。
单价为598元的那款产品名叫“飞天款”,规格为每盒6碗,也就是说,买上一盒就是3588元。
来源:燕之屋招股书
卖出了奢侈品的价格,但燕之屋食材的安全性,以及其真实的营养价值却一直是玄学。
营养学相关资料写的明白:燕窝的主要成分是燕子的唾沫。未炖煮之前的干燕窝大约含有50%左右的蛋白质、3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唾液燕窝酸占比可达3%-15%。
这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不完全蛋白质,它们缺少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甚至还不如鸡蛋、普通肉类。
而燕窝中蕴含的另一重要成分——唾液酸。
虽然研究称其功效良多,具有抗氧化、消炎、皮肤增白的作用等。但其实,我们不仅自身就可以自行合成唾液酸,它也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牛奶和鸡蛋里。
而燕窝行业的规定是,食用燕窝投料量应不低于1%,唾液酸含量应不低于0.05%(燕窝投料量×5%/净含量)。这稀少的唾液酸含量,能起到多少作用就不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燕之屋的即食冰糖燕窝曾被曝“97%的成分为糖水和增稠剂”,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消费者对燕之屋产品营养价值的质疑。
回想起燕之屋以往的广告宣传,好像错过它的燕窝,就是错过了什么稀世珍品。
代言人刘嘉玲曾称,自己的保养秘诀是“每天吃一碗燕之屋的碗燕”;一些广告中还写道,清朝皇帝因使用燕窝而长寿,慈禧太后靠燕窝滋补,年过六旬容颜依旧......
然而,等到去年4月,证监会对燕之屋发起问询,涉及营养价值、食品安全、虚假宣传等57个问题。燕之屋却并未对此做出正面回应。
结语
燕之屋多次冲击IPO折戟,背后暴露出公司产品功效成谜,疑似收割消费者“智商税”的问题。
这一问题没有给出答案,市场便很难对燕之屋抱有足够的信心。在这样的情形下,也不知道燕之屋这一次是否能如愿,真正摘得“燕窝第一股”的名号呢?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