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豪正在研究新开发的车用鸡毛掸子。赵亮摄
中新网唐山5月27日电(白云水 孟潮)挑选鸡毛、绑扎、穿线、固定……6月27日,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姚王庄镇张麻湾村,几位农家妇女正聚在一起扎制鸡毛掸子。
(资料图)
经过清洗、消毒的鸡毛干净整齐地捆成一小把,正等待摇身一变。
“扎一把鸡毛掸子,我们能挣几十块钱,一个月下来收入不少呢。”50岁的农家妇女张晓萍说。
据了解,张麻湾村制作鸡毛掸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明朝中期。因工艺考究、制作精良,“张麻湾鸡毛掸子”曾在北方市场小有名气。
一位农村妇女正通过网络直播向网友展示鸡毛掸子制作过程。赵亮 摄
张晓萍说,以前每逢农闲时,村民就在家里扎制鸡毛掸子,再到集市上卖。虽然一把鸡毛掸子才卖一块钱,可对当时的村民来说这份“工钱”也是很“解渴”。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村民很少扎制鸡毛掸子了。直到前两年,青年刘文豪成为张麻湾村党支部书记后,鸡毛掸子又开始“活”了起来。
“这是村里流传下来的老手艺,要是失传就太可惜了,这种特色民俗应该传承开来。”刘文豪说。
于是,刘文豪研究起鸡毛掸子来,村里的老手艺人们也“重出江湖”,他们一起商讨,反复试验,还在网上开设了公众号,开通直播间,大力宣传“张麻湾鸡毛掸子”。
没想到这波操作效果很好,“张麻湾鸡毛掸子”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订单也开始多起来。在刘文豪的发动下,赋闲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们纷纷加入扎制队伍。而刘文豪也开始系统地操办这项“村事业”。
扎制出品质优良的鸡毛掸子,寻找鸡毛是第一步。“鸡毛的品质要选好,既看羽毛成色,又看柔顺程度。”刘文豪严格把控这一关,跟多个宰鸡店铺达成了稳定的供货协议。
随后,改良扎制技术也成为刘文豪重点解决的问题。只要一有空,他就查找资料,考察其他地区的产品。
同时,刘文豪组织大家直播卖货,将老手艺人扎制鸡毛掸子的过程展示给广大网民,产品销量直线上升,月加工量从几十把提升到2000余把。
一位市民正在选购鸡毛掸子。赵亮 摄
“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如今人们对鸡毛掸子的需求不仅仅是除尘这么单一,它可以是工艺品、装饰品甚至奢侈品。”刘文豪说。
如今,“张麻湾鸡毛掸子”的款式已经有30余种,制作用料也从鸡毛,扩展到鸵鸟、孔雀等禽类羽毛。掸竿原料也升级为黑檀、紫檀等,还用激光塑形、刻字等技术,满足客户的私人订制。
琳琅满目的各式鸡毛掸子深受消费者喜爱。赵亮 摄
“现在我们的鸡毛掸子已经注册了商标,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文豪说,下一步还打算开办加工厂,把村里人都组织起来,让“张麻湾鸡毛掸子”越扎越漂亮,让它“飞上天”,为小村庄“掸”出致富路。(完)
标签: